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往事变迁话说曾医院

文/孙建周

如今的郑州大学五附院

医院,人们大多会想到医院(医院)和解放医院(医院),其实,在郑州医院还有一家,这就是如今的医院。

五附院的前身医院,创办于年,迄今已有年的历史。早年经历曲折,磨难重重,解放后则蓬勃发展,步步更新。年,京汉铁路管理局为方便员工就医,在郑州的一马路创办京汉(铁)医院,最初的编制只有4人,日门诊量有20~30人,事实上只是一个诊所的规模。该诊所于年扩建,设病床10张,房屋余平方米,初具规模。年初,日寇轰炸郑州,医院自行解体,人员自谋生路,各自逃生。抗战后的年,平(京)医院在原址重建。

由于旧中国的铁路是按线而非地块管理,所以,尽管京汉与陇海两条铁路在郑州交汇,却归属不同的管理机构,设在郑州的陇海铁路管理局于医院,地址位于操场街与北乔家门路交叉口西南角,时称陇海(铁)医院,简称:医院,编制6人,用房10间。抗战期间该院迁址西安,战后返回郑州原址继续开诊。此时,国共内战已经打响,交通不便,医院的药品、器械来源困难,以致许多基础的治疗都难以进行,只能惨淡经营,艰难度日。

年10月,郑州获得新生,新成立的铁路管理局将平汉、医院合并,称郑州铁路总院。位于乔家门北端路西的医院为门诊部,在操场街路北的第二扶轮小学(后称铁二小)旁设住院部,医院的医技水平和力量,医院调入各科骨干医护人员百余,全院人员总数达人,床位60张。

建国初期,郑州百业待兴,医院的后续发展和长远规划,年初,郑州铁路管理局卫生部门在火车站西侧的马寨村西置地亩,筹建新院区。由于资金有限,只能采取分期建设,分期使用的方式建院。

次年,也就是年,新院区原本作为住宅的首批8幢平房建成,医院规模,增加床位,这批房屋被先期改做病房使用,设在操场街的住院部全部迁于此处,其原址改做门诊部。年,内科、外科、检验和放射科三幢楼房建成,医院床位增至张,同年,医院医院。

如今的郑州大学五附院

从操场街的门诊部到新院区的住院部,东西直线距离仅一公里,但中间隔着郑州火车站和机务段,只能向南绕行铁路文化宫门口的陇海马路,上世纪50年代初的郑州,没有公交车,更没有什么计程出租车。患者和医生来往两地,只能步行或骑驴(建国初期郑州尚有许多牵驴赶脚的农人)、坐人力三轮车、骑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不过那年月拥有自行车的人家很少,远不及如今的私家车普遍,市民的日常出行非常不便。为此,在病房楼建成使用后,门诊楼加紧施工,于年建成投入使用。至此,医院迁址工作基本完成。

建国初期,郑州火车站西侧全是农田与荒地,医院、铁路机械学校及铁路管理局新机关大院等机构的递次迁入,才使得这一带人口渐多,逐步繁荣,成为铁路西新城区的一部分。

如今的郑州大学五附院

医院迁址后,初期其周边的道路尚是不知名的煤渣土路,当时这里归属小赵寨街政府管辖,街政府的内勤(相当于如今的办公室主任)冯克玉先生,是一位颇有文化底蕴的有心人,他认为既然京广和陇海两条干线铁路的交汇成就了郑州的崛起,那么也可以把铁路局新机关大院旁的道路命名为京广路和陇海路。他同时还建议将医院南北两侧的两条东西向道路分别命名为康复一路和康复二路。冯先生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致使这四条道路的路名一直沿用至今,只是“文革”后康复一路和康复二路分别改称康复前街和康复后街。

进入上世纪60年代,医院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医院建成了制剂室,开始生产、配置供本院使用的部分药剂。制剂室逐步扩大,成为制剂科,再扩大为制药厂,最多时生产的药品达40余种。记得有一种淡绿色的药水,叫胃酶合剂,酸酸的、甜甜的,很受消化不良,肚子胀的孩子们喜欢。另外,还有治疗皮肤病的炉甘石溶液,以及治疗五官科疾病的眼药水及滴耳液等常用药品,许多都出自该院的制药厂。

如今的郑州大学五附院

作医院,也是郑州市规医院,除了正常的诊疗任务外,积极参与企业及社会的各种公益活动,特别是当企业或国家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迅速行动,救助伤员,挽救生命,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建国初期,铁路工程员工及铁道兵部队奉命紧急抢通河南境内的京汉、陇海两干线铁路,医院及时抽调多批医护人员全程随同施工队伍,方便员工及时就医。

抗美援朝期间,医院组织了97人(包括武汉、西安两地医院人员)的救护队赴朝作战,队员李羲英勇牺牲,壮烈殉国。年秋,被称为国家“大三线”的焦枝铁路动工修建,这是一项必须及时建成通车,让伟大领袖毛主席睡好觉的紧急工程,医院派出一百多人的医疗队,深入工地现场,为修路员工及时解除病痛,身体康复。

如今的郑州大学五附院

年8月驻马店特大洪水期间,医院先后派出四批医疗队赴水害地区,参与救灾抢险。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医院除派出医护人员参加河南省的医疗队外,又接收了伤员列车转运来的名重伤员,经一年多悉心的救治,除两名病情持续恶化不治外,其余均痊愈或转回家乡继续治疗,受到伤员、家属及灾区政府的赞扬。3年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非典”疫情,医院又及时派出大批医疗队员奔赴各车站和列车,阻断疫情扩展,保障了众多旅客的生命安全。

医院,其医护人员本身也是铁路员工。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企业提供财政支持。那时候铁路人看病真便宜,职工免费,家属半价,每次挂号费仅5分钱。由于没有过多的经济利益与指标做崇,那时的医患关系十分融洽、和谐。长年累月地为铁路职工、家属服务,朝夕相处,让许多医护人员与患者成为好友,甚至成为夫妻或儿女亲家。

如今的郑州大学五附院

夜间门诊不上班,早年的医院还没有急救中心及ICU这样的专门科室,患者遇紧急情况,一般都是直接送病房,由值班大夫诊治、处理。如病情危急,医院会立刻通知家住附近的大夫来院支援,所以,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很不容易,骨干医生放弃休息,加班、加点的抢救危重患者,亦是家常便饭、寻常之事。

在医院上千名医护人员中,有两名女性很值得一书,医院的老妇科主任胡佩兰大夫,一位任劳任怨、名扬院内外,深受女性患者信任、爱戴的好医生。医院后,医院继续发挥余热,坚持用便宜的药,管用的药和真挚的爱为广大女性解除病痛。近百岁高龄却依然坚持坐诊并个人捐资,给农村留守儿童开办了50多家希望书屋,因而被评为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的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胡佩兰大夫

另一位是中国医学护理界闻名遐迩的大师级专家、学者梅祖懿女士,医院的副院长,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多年来独自或与人合作,著书立传,著作颇丰,是一位勤奋且造诣极深的护理大师,所著书籍多成为大中专医学护理专业的教科书,可见其功底如何了的。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医院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年,原卫生部批医院,11月10日举行授牌仪式,时任省卫生厅厅长、铁路局局长等多位领导到会祝贺。年11月,21层的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这是一座外观十分别致,空中俯瞰为人字形的建筑,三个大立面均为向内弯曲的弧形,所有病房均设置在向阳的南面,开放床位张。

曾经的郑州医院

年,新的门诊大楼建成使用,结束了近两年的门诊科室在临时用房处“打游击”的简陋局面,使门诊工作重新步入正轨。年9月,医院的称号,人口大省的河南全省只有7家,医院几代医护人员辛勤付出的最高奖赏,更是郑州医院的无尚荣光。

进入21世纪后,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所承办的学校、医院等团体、机构,都要逐步与主业剥离,回归其本来的社会属性,郑州医院亦在被剥离之列。与铁路朝夕相伴了近90年,如今却要离开,医院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不免心头惆怅。但转念一想,这就如同长大的孩子总要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去开创自己人生的未来。如果只为系统内的员工服务,医院再大,其病患来源毕竟有限,而交由政府管理,面对的则是整个社会大众,所以,从长远看,医院的技术能力好,医生的诊疗水平高,医院的发展前景、未来道路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越走越宽。只是那份情感,那份牵挂,着实让人难以割舍。

如今的郑州大学五附院

如今的郑州医院已于5年9月移交河南省卫生厅,院名改称医院。近十几年来,该院在省卫生厅、郑州大学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各种新型的医技设备逐年增加,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新建的2号病房楼竣工投入使用,医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已开放床位达张。

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地引进各种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端医技人才,建立医学临床专业博士后流动站等有力措施,使郑大五附院的整体医技能力、诊疗水平更上了一个台阶,其名气也渐渐地在省内外百姓中传播开来,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与信任。为方便外地来郑的患者就医,医院专门在面对火车站的方向新开了东大门,让患者快速、医院。

如今的郑州大学五附院

虽然,如今的医院已脱离企业并更名,但郑医院结下的深厚情谊,让铁路人、尤其是那些年事已高的老铁路们久久难以释怀,因为,这毕竟是一家曾经专门为铁路人服医院。

编辑:智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dd/15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