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小说,同时也十分贴近历史。以至于很多人都拿里面的故事当成真正的历史。其实三国演义与真正的历史很多地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大将,在三国演义中,他简直就是一个屡战屡败的饭桶。但是在真正的历史当中,此人堪称曹魏第一猛将他若不死,诸葛亮是不敢北伐的。
此人就是曹仁,他是曹操的从弟。在曹操的宗亲当中,有很多出色的大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比如曹仁、曹洪、曹纯、曹休等。其中曹仁大概是最有成就的一个了。
在三国演义当中,曹仁是经常跟随在曹操身边的,由此可见曹操对曹仁的器重。这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曹仁的能力。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曹仁绝对不是只有依靠族兄曹操的势力才能够出人头地的。
一开始的时候,曹仁就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因此曹操才对曹仁那么器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早在曹操起兵之前,曹仁就已经暗中集结了几千士兵,在淮河一带开始闯荡。后来曹操起兵后,曹仁就直接带着自己的人马跟随了曹操。
曹仁绝不是像三国演义当中那样,是一个经常打败仗的曹魏将领,情况恰恰相反。无论是官渡之战,潼关之战,赤壁之战,还是后来的襄樊之战,曹仁都是其中的主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在襄樊之战中,曹仁仅仅带领着上千人据守樊城,关羽率领几万大军,里三层外三层围了无数层,依然是没有将樊城攻破,最后无可奈何的关羽只好来了个水淹三军,整个城池几乎全被洪水淹没,粮食也几乎断绝。但是即使如此,曹仁仍然孤军奋战,最后在徐晃的帮助下,成功突围,击败了关羽。
就连关羽都拿曹仁没有办法,关羽又战死在襄樊之战中,蜀国就更加没有人能够与曹仁抗衡了,因此诸葛亮才一直按兵不动,纵使收复北方的心情再迫切也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公元年,五十六岁的曹仁去世。又过了两年多,曹丕去世,曹叡登基之后,诸葛亮才终于等到了北伐的机会。
在曹魏当中,曹仁与夏侯惇不相上下,同是曹魏数一数二的大将,不过夏侯惇去的早,后来过了几年曹仁也去世了。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创业容易守业难吧,自此之后,曹魏虽然一次又一次成功抵御了诸葛亮的进攻,但是消耗了不少国力,再加上其他开国大将相继去世,所以司马懿才干发动政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