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即将拆迁的杨园,藏着一条被忽略的美食街

小时候住在二七,常听家里长辈说起杨园。

说旧时代里,南边来的火车要北上,都得到杨园坐上渡船,过了长江在二七继续北去。

△如今江边只剩下的汽渡码头和待改造的武九铁路

但人生第一次走进杨园,却是因为如今在武汉大排档界名声大噪的翠翠,在铁四院上班的朋友把这里当做食堂,成了常客。

去的次数多了,渐渐发现原来整条杨园街上还藏着这么多的美味。

过早,

小破店里生出的口碑美味

在社区里吃过早,好吃的一般都是看起来毫不起眼,环境甚至还有一点杂乱的老店,杨园街上的店大多都是此类,其貌不扬,金玉其中。

毕氏面馆

杨园街号附近

一跟朋友说要来杨园,立刻就跟我推荐了这家面馆。说这是他觉得杨园一带最好吃的热干面了,一点儿不比那些名店差。

最拿手的热干面好吃到没话说,面条柔韧爽滑,软硬适中;浇上浓稠的芝麻酱,和独家秘制的卤水,整碗面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这个时候再来碗蛋酒,这套组合从来没腻过。

如果你在店里吃,老板就会给你用大铁碗装上满满一碗的热干面,手法娴熟的帮你加好调料,朋友跟我说其实毕氏的老板去年初就换过人了,好在手艺几无变化,味道一如往常。

毛明小吃

杨园街号附近

除了毕氏,毛明小吃店也被朋友强烈安利,他说“不想吃热干面的时候,那就去吃毛明吧!”

这家店最出名的是他家的煎包,每天早上买煎包的人都能排起长队。甚至不少已经从杨园街上搬走的街坊,也总会回到杨园来买。

一元钱2个的包子,面团发得又香又足,包裹着带着葱香的肉馅,在一口大锅里煎得金黄酥脆,再配上随便加的辣萝卜和辣椒酱,实惠又好吃。

他们家的炸酱面也很好吃,前几年盘下了隔壁的门面就把粉面搬了过去,我们去的时候,两间店里都坐满了过早的食客。

一品香糊汤粉

杨园街号

这家店就在毕氏面馆的斜对面,店面不是很大,但在杨园一带的名气也不小。

武汉现在做糊汤粉的店子越来越少,好吃的糊汤粉更是难寻,但这家店的糊汤粉让我吃了几口就立刻圈了粉。

每一根粉条上都裹了一层厚厚的鱼糊,奶色的汤汁藏了数不尽的胡椒粉,每一口都是花费时间熬煮鱼肉留下的鲜香。

这家店寻常的细粉也很好吃,豆芽和榨菜给得足,配上店门口刚出锅的面窝,一切都刚刚好。

福记

杨园街铁四院路路口

在准备这篇稿子的时候,就发现杨园一带可能是武汉好吃的牛肉面最聚集的地方,大名鼎鼎的鹿鸣春、老宝庆、薛记襄樊、黑皮......

杨园街里的这家福记,相比上述的店而言,算得上一家新店,虽然开了没多久,也成为了杨园居民楼下好吃的那碗牛肉面。

牛肉都切成薄薄的大片,已经被卤得格外软烂,他们家还有牛肚面,不仅有着跟牛肉一样的好味道,牛肚咬起来还多了份颇有嚼劲的Q弹口感。

店面一角支起了炸面窝的油锅,小面窝、大面窝、苕面窝都有,我买的小面窝一个个都炸得外皮酥脆,内里柔软。一定要趁热吃。

刘记早点

杨园街铁四院路路口

看起来一处小档口,却有着从白天到黑夜的活力,早上的豆皮热干面蒸饺小笼包,中午的炒饭炒面,晚上的瓦罐藕汤,每一天,这里都要换上三四波“主角”。

听朋友说,他们家最好吃的非藕汤莫属,做的很传统,会把藕煨得够粉够糯,汤上飘着一层油花,随意加些粉丝,就是冬日里最温暖的一顿晚餐。

其实每次来杨园街,我都觉得这里跟二七很像很像,不宽阔的马路,老社区的房子,郁郁葱葱的大树,简直如出一辙。

时间仿佛对这条街格外照顾,这里还有挂着柯达招牌的摄影店,有着老式剃头椅的理发店,学校门口都会有的教辅书店、人声鼎沸的菜市场......

如今新小区里难得一见的开水房和棉花铺子,也依然开得很好。在“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当下,这些不起眼的老店显得越发可爱。

宵夜,

锅灶炉火间生出热闹市井

夜色降临的刹那,整条杨园街都仿佛被摁下了转换按钮,彻底鲜活起来。满街的市井气息在夜幕降临之后完全显露无疑,热闹得一塌糊涂。

翠翠家常菜馆

杨园街铁四院背后

翠翠国际大酒店,是我对杨园最久远的味觉记忆,是附近居民不想开火做饭了就会来吃的店,便宜实惠,好吃不贵。

实话讲,翠翠也没什么必点招牌菜,每次去都照着喜好点,味道亲切得像是自己家爸妈的手艺,分量也实在得像从自家厨房端出来一样。

后来,翠翠在网上火了,不到五点店里就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吃货。

毕竟这样一处好吃实惠,带着浓浓的排档氛围,点菜也够地道的馆子,正符合当下“网红刁角”的一切条件,这阵势,就能跟同伴炫耀一下“你看,来这吃准没错。”

但私心讲,像翠翠这样的店,老社区里总会有几家,老四、何平、学斌、小民、燕子......所以,你们要不要考虑把它还给我(臭不要脸)。

长毛烧烤

翠翠家常菜馆附近的社区里

如果说杨园一溜小饭馆最有人气的是翠翠,那杨园最有人气的烧烤摊非长毛莫属。如果你去得不够早,可能很多你想吃的品种都已经卖光了。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家招牌的肉串,像是炸过一般,简直撸到停不下;土豆烤得非常脆,吃起来像薯片;火腿肠能烤得像开了花,特别香!

△图片来自网络

这家的老板也是蛮有特点,留着招牌式的长头发,算得上是性情中人,星期天不开门,下雨不开门,心情不好不开门。

德民烧烤

四美塘幼儿园附近

德民烧烤,是这次去杨园最难找的一间铺子,藏在杨园街尽头,四美塘幼儿园边上的居民楼里。

一扇防盗门上挂着霓虹LED写好的店名,门口的空地上支起了两张小桌。若不是摄影师循着香味顺利找到,恐怕作为路痴的我还要找上许久。

虽然不太好找,但德明却是来杨园吃过最惊喜的店子。

店主自制的烤饼,是我在武汉吃过最好吃的烤饼了,一张饼烤得又薄又脆,洒满了老板自己研磨的调料,吃起来香喷喷的,分外带感。

因为烤饼不太好做,最好能跟提前老板约好烤饼,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老板还剩最后一张饼,才得以幸运吃到。

我们还点了他们家的凤爪,现在的烧烤店都喜欢先将凤爪卤制入味再烤,这家反而不卤,直接就烤入味,非常香。

长江烧烤

杨园街号

长江烧烤,在杨园菜场的斜对角,是这次来杨园见到规模最大的一家店,早上有过早、白天有炒菜、晚上有烧烤,夏天还做小龙虾,十分全能。

朋友平日里想吃烧烤了就会来这里,点上烧烤,再跟老板点上门口的煎饺,就是一顿理想宵夜。如果是夏天来,还能吃到备受好评的烤虾。

同行的摄影师还很强烈的给我推荐了他们家的黄酒,说是数年前来此吃过一遭,别的已经没什么印象,还念着这里的黄酒。

他们家的干煸土豆丝也深得欢心,十几块钱就能换来超大一盘,又香又酥,有时候朋友一个人在家看电影,就喜欢过来打包一份,比金拱门的大薯多了不知道多少。

欢腾酒楼

杨园街号

欢腾酒楼,在杨园街上都算得上地标一般的存在了,是杨园街上最早拔地而起有声有色有模有样的酒楼。

在过去的日子里,欢腾就是铁四院职工们打牙祭的好地方,经常抬眼一看,周围几桌都是四院的熟人,于是大家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做完一天的采访,站在杨园街上,远处街口新落成的铁四院大楼散发着耀眼的光亮,按照规划,不久后杨园将被整体拆除,成为武汉设计之都的一部分。

我又想起第一次来杨园的场景,也是一个阴沉沉的冬日,彼时的杨园看起来像极了文艺片里被浓厚的萧索与寂寥包裹的北方小镇。

那时候,我也不曾预料看起来如此平凡的街道,却藏着如此众多的美味。

随着拆迁的脚步越来越近,杨园这些浓香四溢的街头料理,也将渐渐离我们远去,但好在厚实的味道,已经刻进了这片社区斑驳的岁月。

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让我们不忘记忆深处的这片城市秘境。

出品:武汉十点半文化传播

编辑:健次主编:白廓

摄影:黑白

由江城武汉原创发布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dd/14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