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
首页
襄樊简介
襄樊地点
襄樊市场
襄樊要闻
襄樊发展
襄樊天气
襄樊旅游
襄樊信息

魏灭蜀之战中邓艾献奇策偷渡阴平,能否

白癜风能治疗好么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509/k4p327g.html

导语:三国历史大杂烩系列,是本人原创作品,目前共有四个板块:三国战役大盘点,三国人物那些事,三国人物高手猜谜,三国人物每日图集。本文为三国战役大盘点系列第42期。

上期我们讲到了三国当时的局势,以及魏灭蜀之战的前期。曹魏这边,经过公元年的甘露之变以后,司马家已经在曹魏朝廷内部大失人心,此刻司马昭急需一场对外的大胜,寻求政治上的突破,洗刷污点,为篡位累积资本,不然再这么下去,司马氏迟早得倒台;蜀汉这边,刘禅已经被长时间的安逸迷惑了双眼、忘记了危险,整个蜀汉危机四伏;东吴这边,经过几代皇帝的不断搞事情,东吴国力大幅下降,也帮不上蜀汉啥忙了。

于是在公元年8月,一头来自北方的猛虎下山了,目标直指南方,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结果蜀军是连连败退。还好这个时候,姜维绕到诸葛绪后方诈称攻击,诸葛绪怕自己的后路被切断,慌忙后退三十里,姜维趁机立即回头越过阴平桥头,守住了剑阁,阻挡了钟会大军的进攻。后来钟会又写信劝降姜维,可姜维却置之不理,而带来的粮食又已经全部吃完了,于是钟会便商议退兵。

姜维:“我至死都不会投降的!”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曹魏著名将领邓艾提出了一条奇策,也就是历史上所记载的偷渡阴平:

《三国志·邓艾传》载:艾上言:“…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

邓艾的意思是,从阴平走小路经过汉德阳亭取涪县,这里离剑阁一百里,离成都三百里,已经冲进蜀汉腹地。剑阁蜀军必定回救涪县,这样钟会就能占领剑阁继续前进;剑阁蜀军如果不撤退,涪县就会被邓艾自己占领,到时候是向成都进军还是夹击剑阁,都能占据主动。

其实这招就跟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一样,都是险计,可是诸葛亮之所以没有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还不是因为担心太过危险,导致全军覆没,对蜀军造成重大损失嘛;然而当时魏灭蜀之战的时候,形势是剑阁以北尽归魏国,即便邓艾的三万人偷袭失败全军覆没,对魏国而言也问题不大。所以从邓艾个人角度虽然非常冒险,但对司马昭而言这点损失完全能接受,于是邓艾开始行动了。

邓艾:“阿巴阿巴~”

钟会本要撤军,邓艾却要冒险突进,使得钟会无法撤军,只得继续在剑阁跟姜维耗下去。钟会又不甘心完全帮邓艾作嫁衣裳,便以支援的名义派部将田章领兵去找邓艾,实际当然是为掌握邓艾军的动向,并且假如进展顺利,能分点蛋糕。邓艾见田章来支援,也不含糊,顺势就然田章领本部人马担任先锋开路,既名正言顺支走田章,还让钟会的人马替自己干脏活累活。

不过归根究底,钟会在剑阁有恃无恐,邓艾却亲临险境,只许胜不许败。还是粮草问题,走阴平道偷袭,要通过绵延一百多里的无人区,为避开蜀汉岗哨走的都是高山深谷、原始森林,邓艾军根本不可能有补给,一旦被蜀军发现或首战失利,等待邓艾的不是战死就是饿死。

邓艾:“来吧!”

《三国志·邓艾传》载: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氊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邓艾军一路凿山造桥,甚至要从山崖往下滚,在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江油关也是“险峰壁立,直插云天;关下江流湍急,浊浪翻卷”的天险,但谁知道江油的蜀军守将马邈见魏军奇迹般出现,大惊失色,也不顾这群魏军个个衣衫褴褛,连打都没打一下,撒丫子就投降了。这就跟襄樊之战中傅士仁糜芳两人受到了吴军白衣渡江的惊吓以后,超级魔幻的投降一模一样,想不到蜀汉居然连续两次栽在偷袭的敌军上,这也是十分令人无奈啊!

江油失守后,刘禅派诸葛瞻抗击邓艾,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

黄崇:“嘤嘤嘤嘤嘤~”

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

这时,黄崇也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李球临阵受命,于是蜀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爆发。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遣其子邓忠从右包抄,又派遣师纂从左包抄,结果两人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难以击破!”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的!”让他们俩戴罪立功,不然就要将两人斩首,于是两人再次出战,击败汉军,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

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听说军败后,叹息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冲入阵内战死。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子李球也在绵竹战死。

诸葛瞻:“死守阵地,绝不后退一步!”

当时蜀汉兵多在剑阁,而成都兵少,所以当在成都的蜀汉群臣听闻魏军到来时,全都不知所措,而作为蜀汉君主的刘禅也慌了,赶紧问手下一个叫谯周的人该怎么办。这个谯周表面上看是个大臣,暗地里其实是三国博弈论大师,有非常高的姿势水平。各位小伙伴们看他的分析:

一:去往南中避难。先别说孟获他们这些少数民族天天拿钱供奉朝廷,肯定心里不爽,再加上蜀汉已经岌岌可危,就算那孟获想来支援也来不及了。

二:去投奔东吴。就算咱们去投奔东吴,那东吴势力小,迟早也会被曹魏给灭了,与其投降两次、两次丢脸;还不如投降一次就丢一次脸呢。

三:自行抵抗。这条路是肯定行不通的,敌军势大我军势小,不仅可能全军覆没,甚至还有可能让城里的百姓遭殃,咱说什么也得保住百姓呐!

四:投降曹魏。按照陛下您这个聪明劲和装傻的超能力,想要瞒过司马昭应该不会太困难,到时候我们我们不但可以保住这一方百姓,而且小命还不会丢。

谯周:“保住百姓才最重要!”

经过严谨的逻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科学正确的结论:那就是当下投降曹魏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可以达到博弈论中的纳什平衡。最关键的是不仅谯周这样说,群臣也大多认同谯周的观点,于是在公元年十一月,刘禅接受谯周意见,开城降魏,魏军占领成都,同时遣使令姜维等投降,蜀汉正式灭亡。

不过刘禅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君主,明知道自己打不过曹魏,也就只好乖乖投降了,而且还顺带保护了城里的百姓,在任期间任用贤才,让有志之士可以发挥他们的才能(黄皓是个例外),所以刘禅不仅不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么昏庸无能,而且还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好君主了。

刘禅:“做人就要有自知之明的啦~”

还有人说,这个谯周就是个卖国贼,是他害的蜀汉灭亡了。其实也不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谯周并不属于卖国贼,因为他并没有出卖自己的君主,仅仅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已,难道刘禅接纳了他的意见投降,谯周就得为此背上骂名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谯周不仅仅促进了天下统一,还保全了蜀汉的百姓,让他们免于战火的磨难。谯周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智者。

讲完了这俩人,我们再来讲讲老板都投降了,还傻愣愣在剑阁坚守的姜维:正在坚守剑阁的姜维先是听闻诸葛瞻兵败身死,但是还不知道老板刘禅的确切消息,怕腹背受敌,便率领军队往东走,进入巴中。随后钟会率魏军进驻涪城,另外又派遣胡烈、田续、庞会等追赶姜维;姜维只好再退到郪县,就在这个时候,刘禅的书信终于送到了姜维的手上:“打个毛线!快投降!”姜维没办法,只好率廖化、张翼、董厥等人投降钟会军。

廖化:“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但是你们以为蜀汉这就完了吗?再也没有人想着抵抗了吗?错了!因为还有一个人时时刻刻想着复国,他将会是拯救整个蜀汉的最大希望!那这个人的计划究竟能不能成功呢?蜀汉会不会因此而满血复活呢?下期我们再来继续说道说道。

请小伙伴们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gfanzx.com/xfxx/19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