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在襄阳军供站的六天四夜
——纪念汶川特大地震暨抗震救灾十周年
(文图/王夕平编辑/高虹)
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据统计,截至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人死亡,人受伤,人失踪。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十年的斗转星移,许多事情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直到今天,只要回想起这次地震灾害的场面,我的心情立马会变得无比沉重。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场景,尤其是我在襄阳市军供站工作期间亲历的六天四夜场景,就像一幕幕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浮现,难以忘却。
一、灾情就是命令,襄阳军供站担负重任。
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瞬间,地动山摇,房倒屋塌,汶川县与外界联系的一切通信、道路中断。
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决定调集部队奔赴四川灾区救援。先后投入13万余部队和武警官兵奔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一场涉及跨军区、多兵种、高密度、远距离、复合立体式的大规模救援行动,令许多外国军事专家惊叹不已。
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快速反应部队的背后,有着一支训练有素、不穿军装,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军用饮食供应保障队伍——民政军供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抓住黄金72小时抢救伤员。人民军队官兵将和死神展开殊死的激战,他们将从死神的手里抢救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由于宝成线、成昆线铁路中断,致使入川唯一通道——襄渝线压力陡增,大量部队及物资经由湖北襄阳市军供站开赴四川。
5月13日,湖北省民政厅副厅长万幼清,驻武汉铁路局军代处负责人程俊勇,襄阳市委常委、襄阳军分区司令员范怀月,襄阳市政府副市长李跃华,襄阳军分区后勤部长王兴会亲临市军供站,指挥、协调抗震救灾部队的军用饮食饮水供应保障工作。
受湖北省民政厅厅长谢松保的指派,副厅长万幼清亲赴襄樊军供站督战,按照省民政厅下发的民政部、总后勤部《关于做好军供应急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了襄阳市军供应急保障指挥部,按任务级别紧急启动襄阳市军供应急保障三级响应,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组织人员,准备各种物资,开始投入到为抗震救灾部队提供饮食、饮水保障的紧张战斗中。
襄阳军分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分别派遣人员和车辆参与饮食保障。同时,襄阳市迅速启动应急物资采购网络,提前电话通知各供应点准备人~人数量的大量新鲜优质的炊事原材料,随需随供。襄阳市卫生监督局指派专人把好食品卫生关,保证过往部队饮食饮水安全。
二、苦战六天四夜,供餐七千多官兵。
年5月13日~16日,是襄阳市军供站有史以来最繁忙最紧张的四天。这四天,共有55列满载解放军官兵和救灾工程机械、医疗等设备的军列在襄阳军供站加水、就餐。其中,由襄阳军供站供餐的军列就达17列次,共计名解放军官兵。高峰时,每20分钟就有一列军车通过,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密度之大,要求之高前所未有。
军供站还筹措资金33.7万元,向过往部队捐赠矿泉水件、苹果箱、面包20箱、牛奶件、方便面箱、大头菜箱,并为抗震救灾部队购置了一批应急保障设施设备,其中包括冷藏保鲜柜、大型蒸饭机、不锈钢汤盆、一次性碗筷等炊事用具。还应部队要求紧急采购了铁锹、十字镐、大钢钎、手套、口罩等0件(套)救灾装备。
关键时刻显本色,紧要关头看担当。襄阳市军供站全体干部职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克服一切困难,连续工作六天四夜,准时为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官兵制作了0多份既营养丰富又热热乎乎的饭菜,确保部队官兵吃饱吃好,精神饱满地尽快到达灾区,抢救受灾群众。六天四夜里,军供站的干部职工工作几乎是每天24小时连轴转,很少休息,更别提回家。
四个夜晚大家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连夜工作。为了保持足够的体力,有两个晚上,趁前后两列军列之间的短暂间隙,干部职工抓紧时间在沙发上、长椅子躺一会,有的在办公室打地铺,四五个年轻同事躺在一起睡一个小时,57岁的站长周正启在餐厅把四个凳并在一起,然后躺在凳子上暂时休息一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只要能为地震灾区救援出一份力,再苦再累也能承担!
为了让进川抗震救灾的官兵准点吃上可口的饭菜,襄阳军分区司令员范怀月、后勤部长王兴会,紧急协调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民兵和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总参某部等驻军单位近百名官兵,赶到襄樊军供站,每天按计划轮流到军供站支援应急保障,为入川的部队官兵做好饮食制作、供应、安全保卫等后勤保障服务。每天按计划轮流到军供站支援应急保障。
卫生防疫部门派专人每天24小时深入到伙房操作间和餐厅,对食品进行检验,严把饮食、饮水卫生质量关。当地民政部门、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襄樊麦隆食品公司等单位和企业带着慰问品纷纷到襄樊军供站慰问、服务路过襄阳的抗震救灾部队。军供站驻地高新区米庄镇桐树店村20多名村民主动赶往军供站,为子弟兵供餐洗菜、切菜,用实际行动表达襄阳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三、一篇普通的博客,登上《中国社会报》头版。
年5月16日晚,忙完军供保障工作,我抽空在我的网易博客上写下了一篇日志,流水账般地把军供站一天工作记录了下来,没想到它被《中国社会报》采用,登上了头版,成为全国抗争救灾综合报道文章《军供大会战》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的博客全文如下:
年5月15日晚,襄樊(年更名为襄阳)军供站的职工忙到晚上23时30分才歇下来,忙了两天了,大家在休息室倒头就睡着了。
16日凌晨零时30分,襄樊军供站又接到抗震救灾部队供应通报,值班员立即通知全体人员凌晨2时20分起床,又投入紧张的供应保障战斗中。
为抗震救灾部队紧急制作盒饭份,送纯净水15件,将樊城区政府捐赠的水果和面包转送给该趟军列官兵。
凌晨4时30分,送餐工作完毕,大家简单吃完早餐,天已经亮了。已经是3个晚上没有好好睡觉了,非常疲惫,但现在已无睡意。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会儿又有一趟抗震救灾部队专列从这里经过,需要我们供应饭菜。
5月16日上午7时30分,值班员接到军代处军供通报,5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将有名抗震救灾解放军官兵要到襄樊军供站就餐,全体职工立即到伙房集合,按照分工,开始制作饭菜。
16日上午9时,襄樊军分区首长和襄樊市民政局局长王少明也赶到军供站,现场指挥饮食供应。10时20分,我们把制作好的饭菜装盒完毕,由军供站职工在当地驻军的协助下运往站台。火车准点到达后,我们把盒饭、纯净水、苹果和面包及时送给部队。
另外,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爱洁带领员工来到襄樊军供站,向进川抗震救灾部队官兵捐赠箱价值11万元的大头菜。并转达她和企业全体员工对灾区人民和抗震救灾部队官兵的一片心意。
5月16日20时,襄樊军供站代表该公司,将其中的多箱大头菜送上途经襄樊军供站的抗震救灾部队的军列。
我想,这段文字之所以能被采用,不是因为它有多少华丽的辞藻,而是它记录了媒体需要的最真实最具体最完整的新闻事实。
5.12汶川特大地震,顷刻间地动山摇,瞬间让数万生命陨落,家庭破碎,数十万灾民身陷灾难之苦。
同时,5.12地震后党和国家组织的强有力的抗震救灾行动,它体现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爱国互助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我坚信,地震灾难不能打垮我们,只能让我们中国人民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强!
经国务院批准,自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宣传是广泛普及各类灾害常识、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助技能,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