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给一个人写情书是什么感觉?
见到你的第一眼时,我仿佛就看到了我未来所有日子的样子。见你第一面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和你写信,和你写第一封信的时候就做好了写第xx信时表白,写第xx信时就做好了许终身的准备......
最近喜欢上听读信了,可能因为《见字如面》,可能因为《朗读者》,也可能因为下面的这几封信,来自长安汽车《欢乐中国人》退役老兵陈荣超和杨玉仙33年的书信。
他写信给她:我到朝鲜了,我们的工作内容:一、备战。二、从坑道里搬出来...停战了!这里现在是满目沧桑,百废待兴啊!
她回答:努力工作。
他又写信给她:上次回国探亲,我去天津看你,给你带的那几个朝鲜苹果你吃了吗?一定要吃啊,因为背回去是挺沉的,不过换了你一碗面条,还是挺值的。
她回答:好好工作。
他再写信给她:回北京工作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上次在天津约你看电影,你为什么迟到了一个半小时,电影都快散场了,你才到啊!
她回答:我在工作。
老爷爷的信很琐碎,一副老干部的作风,看似没有暗含任何情愫,其实层层铺进,大写的心机boy啊!而老奶奶的信呢,简单粗暴,不按套路,对于老爷爷所有的信全回以工作,简直就是传说中的话题终结者啊,干得漂亮!
他继续写信给她:最近我努力工作,好好工作,知道你也在工作,我们能不能突破一下战友的关系啊......
她很久后回信:工作干出成绩,先入党再考虑个人问题。
虽然不晓得为什么话题从工作突变成战友关系,但老爷子的这逻辑,服!更可爱的是老奶奶,又以“工作”二字完美地接住了老爷爷的梗,既不答应也不拒绝,估计收到回信那会儿的老爷子一脸黑线:我竟无法反驳!
他又双叒叕写信给她:我们俩都入党啦!
她笑了,没有再说好好工作。
痛快!明白。习惯了......一本正经撩妹只服陈爷爷!“十动然拒”只服杨奶奶!
她开始写信给他:我们的儿子出生了啦,不过你不在身边,我在天津,你还在北京呢。
他回信:辛苦你了。
他依然写信给她:我们的女儿出生了,我还是不在你的身边,我在北京,你在天津。
她回信:为了工作嘛。
年年底,我要调回北京工作啦!
年初,玉,这是我调到河南新乡的第一天。
年春天,玉,工作需要,我调到湖北襄樊啦。
年秋天,超,我也要到襄樊啦!
年年底,玉,我又要调回北京啦。
年上半年,超,我调回北京啦!
年下半年,玉,我又要去山西啦,工作需要,保密。
......
努力工作,好好工作,为了工作,工作需要,工作重要,我在工作;我在北京,我在天津,我在襄樊,我在山西,我在新乡;玉仙同志、荣超同志,玉、超,老杨、老陈......
他们用了三十三年的时间将同志变成了老杨老陈;
他们过了三十三年你追我赶你来我走的双城生活,我到了北京,你在天津,我调回天津,你去了襄樊;
不管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地点,不管什么关系,不管说到什么,最后俩人的话题都会落脚在工作,他们把三十三年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工作、国家,给家庭给亲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可他们仍然彼此深爱,幸福非常。
当你习惯了和一个人通信,习惯了一个人的写信风格,文字背后所表达的内心想法只有一直和你通信的那个人才会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见字如面。
陈荣超和杨玉仙写了33年的信,不管是长信还是短信,信里面没有半句海誓山盟,没有半个煽情的字眼,你以为这些信会和朱生豪式的情书一样肉麻得紧,至少也应该满满的文青气,可是这是一对不按套路出牌的可爱老人,他们互通的书信不见冗长不见咬文嚼字不见任何风啊云啊雪啊月亮啊的矫情,信里全都是工作生活的日常琐碎,淡淡的却动人。
两位老人在读信时也没有半分想要把它们读得感人肺腑、情深似海的样子,反而充满着诙谐、俏皮,他们无心煽情,却叫听着的人们没法不热泪盈眶,他们无心华丽辞藻,可我们却觉得,这大概是世间最好的情书的样子了吧。
夜华和白浅用三生三世的时间历经磨难、经受考验,终于成为四海八荒最幸福的一对璧人;抗战老兵陈荣超和妻子杨玉仙互通书信三十三年,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代人的真实岁月。
一个是三生三世,一个是三十三年,三生三世是神话是故事,三十三年是真实的人生。
结束了三十三年的异地生活,退休后的陈荣超和杨玉仙总该好好享享天伦了吧,可是他们没有啊!
不只要将青春奉献给部队,还要将余生奉献给人民:
花了近50年的时间攒够了人生的第一个20万,捐了;
第二个20万,捐了;
重病住院时想好了遗嘱“遗产捐给希望工程,遗体捐给医学研究”;
年过八十岁还在想着要完成愿望......
对于这样伟大的奉献,我们用太多的词赞美都显得多余,就像评委席上的刘仪伟说的那样:我们三个在二位面前,只有聆听的资格,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说通过还是不通过。
欣慰的是,这世界纵有百般险千般恶,但总有一些人愿意去行善阻险,温暖岁月。除了陈荣超杨玉仙两位老人外,《欢乐中国人》的冠名商长安汽车也是一个爱奉献的“老人”,是的,从年成立至今,长安汽车历经多个春秋了,是国产汽车品牌里的“老人”了。
巧合的是,长安汽车也有“公益”、“捐款”、“希望小学”这些关键词:
长安汽车拥有34年造车经验积累,给无数家庭带来了便利和平安;
长安汽车致力于公益,长安汽车援建了希望小学,每年捐赠学习用品20万,让无数小孩获得了学习的机会;
长安汽车向汶川、玉树、雅安等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几千万,每年定点扶贫6个,开展扶贫项目18个,每年扶贫资金和教育设备投入万......
长安汽车说:勇于奉献,造福人类生活,永不停步。
老爷爷说:这个事业,只有继续,没有到此为止。
想起朱生豪那句情话: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
陈爷爷和杨奶奶就是这句情话的证明。八十多岁了,只要一想起当年初表心迹的情景,依然止不住的害羞。
只愿这样的人儿,能长寿,长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