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右医院参加全市乒乓球比赛,获单打第三名。王夕平摄影)
(年王四与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金灿等球友在一起。匡玉琴摄影)
我家老公在他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人称王四。他常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抓住机会,一丝也不能放过,因为机会平等,如果你不争取别人就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只注重过程,不要在乎结果。”
(年王四的孩子在襄阳北街亚通乒乓球馆学打乒乓球。陈群摄影)我们家的王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从不放过任何机会的人。他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襄樊市第一届运动会上获得乒乓球男子团体第四名、男子单打第四名的好成绩,成了名副其实的“王四”。别看他只得了两个第四名,这对他来讲已经是重大突破,非常难能可贵啊!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队员,都是从小就受过乒乓球专业训练的人员,我们家王四从36岁才正式学打乒乓球,他靠的是自己刻苦钻研,完全是自学成才。他平时一遍遍的模仿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的动作,一遍遍地看乒乓球专业书籍,然后又一遍遍、一板板地上台练习,每个动作不“达标”他决不罢休。他琢磨打乒乓球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家里,有时正在好好地吃着饭,他突然放下碗筷,拿起球拍就连续做乒乓球的某一个动作,直到满意为止。除了白天练乒乓球外,他连睡觉做梦都在打乒乓球,常常挥动手臂,把睡梦中的我打醒,还大声说“好球!”你说他迷不迷?
(襄阳北街亚通乒乓球俱乐部是襄阳人民的体育健身的好场所,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
(王四在与官兵进行乒乓球比赛中。董凡摄影)
一年天他恨不得练习天。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许多水管和水表都冻破了,大年三十天空飞舞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好象在提醒人们:“外面冷,别出门,大家都在家团圆吧!”家人吃过了年夜饭,当亲人们在一起诉说衷肠,享受这难得相聚的幸福时光时,王四却提出要带大家去打乒乓球。由于家庭的其他成员都不愿离开温滥暖的家,他的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大家的赞成。结果他只好约了另外一个球友到乒乓球馆打了几个小时的乒乓球。
(王四与襄阳乒乓球球友在一起。匡玉琴摄影)自从王四与乒乓球结下不解之缘后就从没休息过半天,别人在花前月下,在电视机旁,在打麻将,在聊天散步,在酒桌上开怀畅饮的时候,他却“奋斗”在乒乓球台前。我敢说在襄樊市业余乒乓球爱好者中他流的汗最多。他已经把乒乓房当成了他的家,为此做妻子的我曾抱怨“自己嫁给了乒乓球”,因为他与乒乓球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与家人相聚的时间。为了不让我一人孤独,他硬是把我一步步拉进乒乓球的大门,并手把手地教我打球,把我从一个从没摸过球拍的“乒乓球盲”,培医院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
(王四打乒乓球动作优美,技术娴熟。匡玉琴摄影)
(让高尚的体育文化活动,充实襄阳人民的业余生活。匡玉琴摄于襄阳北街亚通乒乓球俱乐部。)
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他不仅在这次比赛(年襄阳市第一届运动会乒乓球项目)中从一百多名队员中一路过关斩将,杀出重围,获得了宝贵的男子单打第四名,而且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他用心血培养出了襄阳一批优秀的小运动员,有的已经送到省里继续深造——云美君、谭世倩、张竟偲、王甫春、宋亮、安健、易晓曼、吴满云。他古道热肠,我都数不清在乒乓球技术上和经济上遇到了的困难和问题,得到过王四鼎立相助的大人和学生到底有多少。如今在襄樊,王四已经是大家最信赖和最喜爱的好球友。
(年王四与他的得意弟子易晓曼、安健、陈皓月于襄阳市第八届青少年乒乓球赛后在体育馆合影。匡玉琴摄影)
(李大元、王四和乒乓球弟子们在襄阳北街亚通乒乓球馆训练房合影。匡玉琴摄影)
匡玉琴赞赏